2010-09-22

旅行與價值觀



雖然早已走過宜蘭好幾次,但這次的意義卻和以往不盡相同。

從前的旅行一點也不像旅行,畢竟開車的不是我,抓時間的也不是我,我不好意思去決定他人如何拿捏景點的時間分配,因此,那種感覺就如同跟旅行社出去一樣,從小到大,這種旅行總是比較多。

上大學後,自己走的路漸漸多了,但同時也不停在修正。從最初的走馬看花,漸漸學會如何規畫拿捏行程,再轉變到現在光一個小村就能待上半天的旅行型態,對我而言這種思考都不停的在修正、轉變中。

也難怪,為何從小到大去宜蘭這麼多次,卻僅僅記得幾個重要的大景點而已。

我現在對旅行的看法,大概是從兩年前的休學時期開始萌芽的。這跟當時滿腦子建築師夢當然有密切關係,畢竟觀察與體驗絕對是學建築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也因此從那段時間起,我才漸漸去注意身邊環境的空間型態,漸漸開始擺脫過去走馬看花的旅行方式。

一開始,我對旅行的心態與我當時的價值觀是息息相關的,當時的我極度功利,嚴格來說就是那種全然擁抱全球化與現代化的思想吧,也因此我在旅行中所注意的環節也就不難想像了。以建築為例,當時如果去宜蘭,我勢必會跑一趟蘭陽博物館,為的絕對不是裡頭的宜蘭人文,而是那棟姚仁喜設計的單面山建築,當時那些明星建築師在我當時心中簡直就是神祇的地位。

從大一下左右開始算,這種心態大概維持了一年半有吧,大概是我崇洋崇的最嚴重的一段時間,那時開始大量的聽英搖,也不管聽得懂多少;看了一堆有的沒的電影,卻對電影的背景毫無深度了解;至於建築就更不用說了,有很大一段時間我還是極端的都更主義者,恨不得整個基隆市被鏟平蓋大樓。

這種膚淺現在回想總是覺得汗顏,但卻在休學的那一年間被徹底扭轉。

我有時可以理解,為何許多歐洲國家會有「Gap Year」這玩意兒。簡單來說就是學生在高中畢業後,念大學前這段空檔。這種空檔不像台灣就是一個暑假而已,而是一學年的時間空出來,讓自己去打工、旅行或作其他事情等等,等於是讓學業呈現一個暫停、真空的狀態,讓他們去體驗社會、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再來想念大學的問題。

休學的那一年也同樣讓我有這種感覺。

由於時間實在太多了,沒有什麼事情是非作不可,等於是放任你有完整權力去規劃自己的生活,於是本來該是重考的一年,我卻反而比過去一兩年都花更多時間去接觸不同面相的東西。

在這過程中,我沒有想過要得到什麼答案,但卻潛移默化的將自己推往屬於自己解答的道路,聽到那些被蒙蔽的內心聲音,自己關注的究竟是什麼?想要怎樣的生活?對世界抱持著怎樣的價值觀?

簡直被蒙蔽太久了。

當人真的沒留太多時間去思考事情的意義時,自己所見的真理,就會被他人塑造的真理所操控左右。當社會瀰漫著開發與功利取向的風氣時,多數人很難不被影響,甚至當做自己的信仰。因為我們很少會去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或是顧慮自己該拿多少才不會造成別人的傷害。只追求更多的物質與感官刺激,這就是很多人所謂的人生,過去的我自然也不例外。

尋找對自己與土地、生活圈有意義的事物,而非去追從別人認為「重要」的事物。也因此為何我說這次去宜蘭的感覺和過去截然不同,因為自己試著去追尋自己認為值得一看的東西,那些東西才真正與人產生連結,而非交報告式硬湊出來的心得。

現在,對我而言,有意義的應該是五結的大片沃野或穿梭在街道中的在地人文,而非礁溪那醜陋的溫泉大樓。



從姚仁喜到李乾朗,這樣的轉變我想也是始料未及的吧。

也許我們最終都只能隨波逐流,但就算環境再怎樣的百半無奈,我希望自己仍是有意識的活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