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5

半成品-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1908年,日本國會核准興建花東線鐵路,總督府開始在花蓮北濱一帶著手設立花東線鐵路之營運中心,各種鐵路設施便依序完工。由於當時花東線並未與西部鐵路串連,因此更額外設置了出張所、警務段、工務段等機構,宛如一個小型鐵路局。由於鐵路、港口設施的設立,周圍地區也因此發展成為東部最繁華的地段。直到1988年,花蓮車站遷站後,舊站區叱吒一時的輝煌年代才告一段落。

火車站雖然遷走了,但一些舊機關設施仍堅挺地站立著。因此在文史工作者及當地居民的奔走下,眾多建築及設施陸續被指定為歷史建築。由於具備相同的歷史背景及地理的群聚性,因此被縣府文化局設為鐵路文化園區,希望能透過這些設施的活化使此處成為花蓮的觀光旅遊中心。

鐵道文化園區共七處,分別為鐵道文化館(鐵道部花蓮出張所)、舊工務段與警務段園區、舊處長宿舍及其宿舍群、石藝大街(舊鐵道醫院)、洄瀾之心(舊火車站機工房)、蒸汽火車水塔以及鐵道遊廊商圈。

鐵道文化園區暨六期重劃區文化地圖

美其名雖分為七處,但實際上包括處長宿舍群、洄瀾之心、蒸汽火車水塔等區域不是處於閒置狀態,就是不受園區規範管轄,而鐵道遊廊商圈則與其他園區有一段距離,因此來到此處會發現,實際真正讓人感到有「園區」感的,僅有鐵道文化館及舊工務警務段園區而已,儘管兩者之間又隔了條大而無用的馬路。


實質運轉區域

鐵道文化館(舊花蓮出張所)就其規模而言,應為本園區的中心建築,這棟木造建築建於1932年,為四合院形制的官舍廳。主建築前有片綠地園區,防空洞、偌大的老樹都讓散發濃濃的歷史味。主建築入口透過眾多復古意味濃厚的車站設施,讓人有車站入口的感覺。建築右側的空間則正展示著花蓮的歷史老照片。而左側的站長室空間除了展示眾多文物外,還很有趣的並開放給民眾穿站長制服拍照,相當有意思。

除建築主體外,尚有一棟閒置空間建築,從其建材看來應是新建的,而主建築後方的一大片園區則在施工中,從其施工狀況看來,應該是要做成月台的樣式吧。

花蓮出張所的建築本體維護的狀況還不錯,也不會有修復過度到如新建築一般的感覺,在空間上仍保有相當的懷舊感,這樣的空間環境配合相關的文物展示、刻意營造車站意象的配件使參觀者能更融入其訴求的歷史感中,因此我對此據點抱以挺高的評價,畢竟他沒有太多的閒置空間,相關的文物也與建築的歷史有所契合。

出張所的建築樣式搭配庭園與高山,照片要拍醜都很難
工務段與警務段園區則是另一個已維護管理的區域,此園區由六個不同使用性質的建築組成,中間則是個小型日式庭園。工務段建築有點遊客中心的性質,照片、座椅及相關介紹充斥其中。警務段建築如同日本武道館,需要脫鞋方能入內,主要展示文物及介紹東部鐵道的歷史。警務段建築旁的拘留所則保留其牢房原貌。打鐵工房仍存留其工作設施,是最好的歷史教材,而其附屬工廠則閒置中,感覺像是堆積雜物之處。

此園區看來像是個小而美的園區,但其實有著許多不小的問題。首先,和出張所建築不同的是,這幾棟建築的修復都修復過頭,感覺就像整棟打掉重建似的,除捨棄原有建材、大量使用新建材外,粉刷過新也使原有建材的斑駁感被毀滅了。

使用定位上也是個問題,作為文化展示空間,其規模可能略小,展示內容又與出張所有所重疊,參觀人潮也門可羅雀。而這塊設施顯然也沒有融入周圍社區,畢竟其有開放時間的限制。所以此園區可能得思考其定位問題。


未知的「半成品」

官方說法的園區規模似乎不小,但實際營運中或受園區管轄的僅有上述兩處及鐵道商廊,其他四處則完全不在營運狀態。

處長官邸及其周遭的日式宿舍群佔地甚廣,大多仍還維持日式建築的風貌,其中處長官邸的精緻、規模在現存的台灣日治時期建築中可說是數一數二,極具保存價值,已被指定為歷史建築,但至今仍未有妥善的再利用方案,因此處於閒置狀態。據當地居民透露,其外牆近來因颱風之故而頹壞,現在被綠色鐵皮包圍起來,因此無法一親芳澤,十分可惜。

  
亟需介入維護的日式宿舍群

圍繞著處長官邸的日式建築群,有些仍為住家使用,有些則已成空屋。仍使用中的建築大多維護良好,其中有棟規模甚大的建築為台糖私人所有,依其規模其重要性應不亞於處長官邸。但其他閒置空屋則亟需保護或利用,特別是靠海邊這側鮮有人居,因此頹敗的情形相當嚴重。

由於當地仍有住家居住,加上建築群本身就是家居屬性,跟其他原為辦公類型的建築群不同,因此與當地社區居民結合共同營造是絕對必要的,看能不能藉由社區營造的力量讓這些建築重生。此區域我認為應當先朝生活方式重建的方式去營造,而非展示空間,畢竟附近已有足夠的展覽空間,以及此區域性質的特殊性。

鐵路醫院在戰後的命運堪稱是一場悲劇
鐵路醫院應該是最可惜的一處地方了,依據建築專業者的評價,花蓮鐵路醫院應當是全台保留最完整、規模最大的鐵路醫院建築了,但可惜過去被花蓮縣政府挪去改造成商場式的石藝大街,以致院內的空間格局遭到破壞。儘管現在商場已遷至鐵路醫院外的庭園,但仍嚴重破壞了鐵路醫院建築原有的特色與樣貌。此外,鐵路醫院內部現在仍是一片破敗,完全沒人管理,甚至還有誇張的廣告直接貼在建築外牆上,讓人看了不禁唏噓不已。

舊火車站機工房與蒸汽火車加水塔目前呈現出來的效果也不甚理想。舊火車站機工房現被容納入洄瀾之心的廣場暨開放空間的範圍內,但整體建築設計感卻讓人感覺與周遭環境完全脫節。蒸汽火車加水塔的情形就更別提了。


不該套模子的文化空間

在走遍此園區後,在拿去和過去的經驗做對照,發現台灣在文物保存上的操作方式與思維正存在著許多問題。第一,許多常設文物根本和其空間缺乏連結,有不少文物感覺像是拿來湊空間用的。第二,所有受保護的空間與建築都只有展示用途這唯一一條路嗎?若光只是拿來做展示用,這種空間似乎已經過剩了,或是許多建築物根本沒有那麼多與他有所連結的文物能供展示,就如同每個地區都要弄個藝術村一樣,但這種東西真的光只是空出一個空間這樣簡單嗎?許多的空間也許能有其他的重生方式,為何當今全台灣都要套同一個模子呢?

我想,往後在面對這些文化園區的經營議題時,主事者必須得跳出原有的框框重新去建構,而不是每個受到保存的空間都用同樣的方式去面對。此外,也必須與當地居民做更多的結合,甚至有許多空間藉由當地居民的經營可能效用更大。這些改變不是不能做,而是得花更多的心思去計畫、設計,才能使民眾能擁有與土地、居民真正連結的文化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