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7

寺廟輓歌-海印寺的沉淪



為何我們總是如此對待這些只有時間才能醞釀的珍貴遺產?

這是我第一次去海印寺,在此之前,心中其實對這座寺廟有相當大的期待。一是其歷史是金門眾寺廟中數一數二久的,二是其所在的位置是在太武山內部挺核心的位置,由於管制因此一般車輛無法進入,加上這裡附近長期是軍事重地,這種帶有神祕感、歷史感及深居山中的遺世獨立之姿,就如同家人所講的,有一種「名山古剎」之感。

但這都是行前的想像,真正走進後,徹底破滅。

我在這完全找不到數百年來時間累積的痕跡,「修復」的字眼在這成了一個笑話,這根本是拆掉蓋個新的,如果我事先對這毫無瞭解,我會以為這是座幼兒新廟。廟裡的音響開的老大,放著用字正腔圓北京話念的佛經,這不是哪種語言的問題,而是這樣的音量和聲調讓這裡變得非常沒有格調,完全沒有平靜人心的作用。現場還備有冰淇淋機,一個二十五,遊客熙熙攘攘,這裡是一個甚麼樣的地方?只看字面,是不是更像中影文化城?

這裡已經完全向商業靠攏,在這個空間裡,我只感到如走在九份老街般的浮動,完全感受不到平靜與莊嚴。比起拜拜,我看許多人更傾向於在這裡搔首弄姿的自拍,一座古剎走到如此田地,我真不知道那些靜躺在深處的神明們會怎樣看待這樣的廟方。

老一輩的人衝擊尤其大,在過去,上太武山的海印寺對許多金門人而言不是一件小事,交通因素加上軍事管制讓太武山之行並不是說有就有。此外,他們也說過去未整修、且仍舊純樸的海印寺的氛圍環境真的有那種「名山古剎」之感,深居山中加上莊嚴的宗教氛圍,我可以想像那樣的環境是真的有讓人達到心靈洗滌的作用。

但那都已經是過去了,可能是常常看到類似的惋惜,也只能這樣安慰自己的不平。

有時我們對待歷史文化資產的手法還挺耐人尋味的,當德國將二戰破碎的教堂磚瓦一塊塊重新拼湊回來時,自詡不再落後的我們,在這個領域卻常常活像個未開發國家。我們常常忽視掉那些建材組合在時間累積沉澱後營造的空間氛圍以及歷史意義,那些新建材是完全無法替代的。如果建材已經不再堪用,那也就沒話說,但事實是現在許多的修復工程往往是為了工程的方便或成本考量而整個打掉不用,它們以為依樣畫葫蘆就能有同樣的作用,但事實是完全沒有,更何況許多的修護工程是非常的粗糙。

由於核心思想與建材因素的關係,我們的宗教建築大多都是修舊如新,而非修舊如舊。而且修舊如新也比修舊如舊還要少了許多功夫,由於寺廟所有權都在廟方手上,因此他們要怎麼修,有時候我們也難以插得上嘴,只是看到一座原本相當清幽的古寺被弄成這樣,除了惋惜,又還能怎樣呢?

傳統寺廟的境遇一直都是這樣,既幸運又悲哀。由於傳統信仰仍舊深植人心,因此這些寺廟大多都能逃過戰後經濟浪潮下的破壞或拆遷,除了有形文化依舊存在外,宗教祭儀的蓬勃也使無形文化持續傳承的,因此由宗教寺廟衍生出的文化範疇一直是我們最可貴的文化資產之一。但反過來看,由於信仰的蓬勃使不少廟方都有餘裕做建築上的整修,但有很多修護工程都讓寺廟的空間失去時間縱向的傳承,而變成一座只能從故事中追尋過去的空殼,更有甚者就如海印寺般讓整個環境完全失去宗教的莊嚴平靜感,而變成一個不知所云之處。

對,不知所云,如同一些被商業淹沒的老街一樣,我們對於文化資產的操作常常就是這樣的粗糙,將無法挽回的空間氛圍破壞殆盡,或是放任珍貴的活動行為乏人問津,讓整個地方變成一個只能透過文字來緬懷自慰之處。我由衷希望這些文化資產持有者停下腳步,慢下來好好思考文化資產究竟該怎樣操作才不會弄到這樣無可挽回,而不是用過去以經濟開發或數據成果至上的習慣思維來製造毀滅。









1 則留言:

  1. 這就是台灣寺廟的文化。所以在古董店裡就可以找到上百年的原木大柱,彩繪大木門,原木窗櫺。真的很可惜,文化教育的失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