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4

從《槍砲、病菌與鋼鐵》看近代台灣原住民與外力之接觸


 近代歐洲人在地球所掀起的變革堪稱空前絕後,因此變革影響、擴展的層面藉由海洋技術的突破使其影響擴及全世界,而非侷限於地方。此變革的影響仍在持續中,只是腳色性質有了變動罷了。然而,每次回顧人類近代史總是會問,為何是歐美主宰世界?而非南美原住民?是怎樣的歷史背景與發展讓歐美或是其他優勢族群掌控宰制他人的條件?又是怎樣的原因產生如此差異?

同樣的問題,即便將範疇縮小至島國台灣,也仍能看出相同的疑問。台灣原住民曾雄霸台灣各地,平地、山區皆有部落存在。但此態勢隨著海權時代來臨漸漸改變,先是荷蘭掌控南台灣,周遭各社被迫臣服。而後清代時又面對漢人蠶食鯨吞的擴張,使平地原住民被迫四處遷徙,甚至連山地部落都受到清政府的攻擊。到了日治時期形勢更加險峻,在日本五十年的統治下,基本上各部落多已失去其統治之自主性。

為何台灣原住民面對荷蘭、漢人或是日本人僅能臣服,幾乎沒有太多談判空間,自主性隨著時代而日漸喪失?

賈德‧戴蒙所撰之《槍砲、病菌與鋼鐵》也許能提供一個別於傳統分析方式的新概念。以往面對洲際、地方差異的議題時,多數人總歸咎其生活方式、社會體制或是經濟模式,中國皇權與水利的關係一說就是其例。就算牽扯到環境因素,也無法像賈蒙這樣提出一樣具通則性、全球性的遠因或法則,甚至有許多人認為是人類體質差異的問題。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1937-)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醫學院生理學教授,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除了是個演化生物學家及生物地理學家外,亦是個非小說類作家。其作品所涵蓋的領域相當廣,他善於結合各領域之研究與角度來寫作,除了生理學外,演化生物學、生物地理學家、人類社會學、語言學甚至歷史學都被納入其寫作範圍。最具地位與名氣的是1997年出版的《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榮獲普立茲獎及英國科普書獎。其他著名作品還有1992年出版的《第三種黑猩猩人類的進化及未來 》以及2006年出版的《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

而其經典名著《槍砲、病菌與鋼鐵》,在談到洲際與區域差異時,認為動植物的物種差異與分布、地理空間的走向與形勢皆直接影響當地農業發展的條件,而農業又與近代強勢社會之所以能征服他國的近因─病菌、文字、技術與國家組織有直接關係,因此造就歐亞大陸文明的強勢,並提出洲際文明接觸的一些個案作探討。因此此書不僅提出許多近因,還將這些近因共同追溯回共同遠因,使其有上溯之源頭,而非零散、欠缺連結之觀點。

本文將一面回顧賈德‧戴蒙所提出的各個近因,一面將這些成因放置在台灣近代發展脈絡裡做比對。並與終極遠因─物種分布與地理因素互動對話,看看這些成因在台灣近代各民族互相交流的歷史中,是否存在戴蒙所提的因子。

病菌:亞熱帶的堅毅防線

先來談談病菌的因素。戴蒙認為病菌的演化在人類社會中之所以能夠發展與茁壯,主要奠基於人類農業與牧業、養蓄動物的發展,地理環境的限制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由於農業的興起,人類社會的人口才得以大幅增長,人口密度增加,並導致城市的興起。此外,農業生活也使人類生活呈定居狀態,這些都是病菌演化發展的有利環境。

而牧業與養蓄動物則因為大規模集中動物、人類與動物互動密切,因此增加動物性病菌轉換成人類病菌的可能性,歷史上許多大型傳染病皆由動物身上轉換而來。而地理環境的限制則影響疾病的擴張性,除了人行動上導致的限制外,不同緯度、高度所導致的氣候差異也是病菌無法擴張的原因。歐亞大陸由於生物與地理條件的因素,因此農業較其他各大洲發達,也使其病菌發展較其它各洲為快,特別是作者所提的對照組美洲。

在戴蒙所提的各種近因裡,其實都是解釋近代入侵者為何能夠征服原居者的各種近因,但這些近因也有例外。如作者所提,病菌因素不見得只對歐洲人有利,反而使其在熱帶地區的擴張大受限制。而在台灣也是如此情況,在日治時期大力推展公共衛生之前,台灣土生土長的亞熱帶病菌都是讓入侵者與新移民望之卻步的一大因素,如早期漢人新移民或政府官員對台灣「瘴癘之氣」的畏懼:

南北淡水,均屬瘴鄉.南淡水之瘴作寒熱,號跳發狂,治之得法,病後加謹即愈矣.北淡水之瘴,瘠黝而黃,牌泄為痞為鼓脹,蓋陰氣過盛,山風海霧鬱蒸,中之也深,又或睡起醉眠,感風而發,故治多不起,要節飲食、薄滋味、慎起居,使不至為所侵而己。

到了日治時期情況依舊,以下為日本人對台灣瘴癘的描述:

台地多疫病,瘴癘、鼠疫為最慘者。鼠病俗呼草疫,又曰瘟疫,以當期奉風漸動之時發生也。鼠疫之發也,鼠必斃於屋之內外,其毒浸染人體,是以稱鼠病。此疫流行之時,土人戒不食餅果油葷等,蓋鼠疫多嗜糖類也。;
我文武官之在臺者,大抵為瘴癘所染,重者一再病而殪,輕者經五、六十回而不死。唯屢罹者,氣血哭喪,歸國而後尚不能脫者,往往有焉。此病之發,或每日、或隔日而患之,不違時間而來。先感惡寒,忽而戰慄眩暈,如以磐石壓頭腦。或苦吟發囈語,似病風者。

雖然台灣大部分土地最後仍被入侵者或新移民給併吞殆盡,但病菌的確影響其推進與發展的速度。最早荷蘭、西班牙的探勘隊與駐守士兵就常受到疫病的襲擊,鄭成功、陳永華的死亡也被認為與瘟疫有關。清朝在台的文武官員也常因疾病與水土不適等問題而使其統治受到影響,而在平亂、征討原住民時的大宗死因也往往不是因為戰死,而是染病而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軍征台戰役,在接收台灣的過程中,戰死者僅164人,負傷也不過515人,但病死者卻達4624人,患病者更達26094人之譜,近衞師團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因染上瘴癘而去世。台灣的瘴癘之氣直接威脅日本對台的統治,因此才下決心改善台灣的公共衛生。

然而,對台灣的原居者原住民而言,為什麼不像美洲原住民那樣被歐亞大陸帶來的疾病所摧毀,反倒能置身事外呢?這可能牽涉到地理環境導致傳播上的因素,由於台灣在荷西時期以前就與亞洲大陸有所接觸,而非如美洲、澳洲大陸是與歐亞大陸完全隔絕的,因此雖遲至荷西時期才有入侵者政權進入,但與外界交流早已存在許久,因此,這些歐亞大陸的病菌對台灣原住民而言,可說並不陌生,因此不像美洲原住民那樣不勘一擊。相反的,台灣亞熱帶氣候所孕育的獨特疫病則嚴重打擊這些來自溫帶歐洲人、中國人與日本人,其原理與歐洲人在熱帶地區的過程相當類似。

文字:技術與國家的必要後盾

不同於病菌,其他的三個近因文字、技術與國家組織所代表的是其衍生出來的軍事與政經實力,這些都是人所能直接掌控的,但病菌則否,因此,其共同遠因雖相同,但彼此拉出來對照時,其所影響的過程就有相當程度的差異。此外,文字、技術與國家組織之間也是環環相扣,其發展都牽扣者彼此的命運。

基本上戴蒙分兩點來談,一點是怎樣的環境下能誘發文字的誕生?另外一點則是文字如何傳播?在文字誕生問題的層面上,農業本身營造的定居型態與社會規模是文字發明的必要因素之一,也因此這些獨立發明文字的地方本身也是農業興盛之處。然而,相較於發明,作者更看重文字傳播的因素。在地區對地區的傳播上,他認為文字的誕生只是少數,大多數國家的文字多是和他人「借」或是「參考」而來的,因此地理環境本身是否使文字傳播容易相當重要。而在地區內各階級的傳播、普及上也相同重要,早期文字之所以受限制,就是因為這些文字的使用權僅侷限在少數人手中。然而也要考量其文字本身是否具有容易傳播的條件,早期問自不完整、不明確且複雜就是文字傳播受到限制的原因。

嚴格來說,文字也算是技術之一,此論點戴蒙在書中也有提到。然而,由於文字所影響的層面不僅僅是技術而已,也因此作者將他拉出來談。對技術而言,文字的發展與普遍將使得技術的傳播與「堆疊」更加迅速,從而帶動技術的發展。而對國家組織而言,文字也是其組織、施政、掌控國家的必要要素之一,文字的發展使得國家的運作更有效率,特別在軍事行動上。

台灣原住民本身並未獨立創造文字,直到今天,儘管以羅馬拼音來代表其話語,但仍缺乏使用文字的習慣。雖然早在荷蘭統治時期即透過此方式記錄其語言,但仍僅限於非常少數與荷蘭有所接觸的人群,而最後這種記錄方式也隨著荷蘭撤離而消逝一段時間,因此無法成為普遍、常態的用字習慣。究其主因,並非究其無法獨立發明文字,畢竟獨立發展文字的文明僅是少數,雖然早期台灣農業發展緩慢是事實,但並未構成絕對因素。需要探究的反而是為何沒有透過外來文明的影響使其借用、發展。可能原因是其與外界交流不夠頻繁,雖然上一節有說過台灣與外界早有接觸,並未呈現完全隔離的狀態,然而那樣的接觸規模並不大,一直到近代才有國家層級的進入與接觸,不像亞洲大陸上那樣軍事、政經與文化上的頻繁互動,地理上的限制導致傳播不易應是台灣原住民無法擁有文字的主因。

這樣的背景影響其技術知識的流通發展,以及部族統治和軍事行動上的侷限性。因此,面對最早的荷蘭、西班牙,與後來的清朝、日本,受限於文字溝通的障礙,導致其技術的落後與發展的限制,也沒辦法組成較大的面來對抗。而影響的層面不僅限於軍事對抗上,在經濟上,清代漢人也常利用原住民不懂漢文的罩門,透過契約強佔其土地。

技術:傳播與社會多元的重要性

在技術方面,戴蒙認為造成各國、各洲技術上的差異並非人種或是難得的天才所致,而是整個社會長期累積下來的知識資本。他認為技術的突破是堆積在前人的知識與技術上,而且發明的需求往往是在發明後才一一出現的,而非單純為了需求而發明。

戴蒙認為有幾個最終原因是導致技術差異的關鍵,一是農業衍生出來的定居生活,以及在生態限制下從而導致人口上的發展,最後則是傳播上的地理要素。農業生活營造的定居生活使人類的器物得以累積,也是社會有足夠的剩餘價值去提供專業技術者研發。而人口成長則奠基於農業的發展,人口夠多,才能營造足夠的社會差異性,但人口規模依舊受限於生態上的限制。最後則是地理導致的傳播要素,戴蒙認為技術的發展是不停堆疊的,因此地理上的互通有無是技術互相堆疊、累積的關鍵。此外,地理導致的社會與傳播要素若過於封閉或不足,則可能產生技術逆轉的情形。

和文字一樣,技術也同樣依賴地理傳播的要素來發展。台灣在近代之前的發展是比較封閉的,雖然再近代逐漸與外界有了接觸,但比起鄰近的歐亞大陸卻慢上非常多。而在社會差異性上,雖然台灣原住民之間因地理因素而分成零散的各個勢力,但因其農業技術的關係,使其各個社會中的人口無法成長到形成太大的社會差異,在獨立技術的發展上也比不上歐亞大陸因為互通有無而迅速發展的技術。
也因此面對荷蘭人、日本人的槍砲以及中國人的農業技術,台灣原住民在經濟和武力的技術上都嚴重落後給外來入侵者。

荷蘭在台灣駐兵雖不多,但以槍砲武力為後盾建立的殖民統治仍能使南台灣的HoanyaShayaLuilang等部族屈服其統治。而從荷蘭時期起為擴產其殖民經濟而大量引進漢人來開墾土地,由於漢人的農業、水利技術遠在原住民之上,加上文字、軍事的差異以及明鄭、清廷勢力的深入,都使得原住民在許多面向都缺乏與漢人競爭的空間,而被迫遷徙或被同化。日治時期的武器、裝備較過去的荷蘭、清廷又更為精良,公共衛生與醫學技術的發展也使台灣原有的傳染病的影響力隨著慢慢衰弱。技術發展下的大規模林業也直接壓縮到高山原住民的生活空間,鐵路、公路的開拓也使得經濟的掠取和總督府的掌控更為直接。這些都使得原住民缺乏與日本政府對抗的能力,連過去難以掌握的高山原住民都淪為其統治。

國家

國家組織的形成對近代武力征服的影響同樣不容小覷。近代國家組織的形成使得其統治者能使用的資源、權力更大,因此等於是對其擴張、征服提供合理化的後盾支援。何以國家組織會形成呢?作者認為是因為農業社會發達後,農民的農閒能挪作政府所用,農民製造的剩餘價值能餵養不從事直接生產的人,而農業引發的定居生活則可使社群累積其資本,這些原因使得人口數量、密度增加後,為了解決衝突、決策、經濟與人口密度之間的問題,而使得人群不得不支持較大的社群來解決以上問題。此外,小社群之所以會併入大社群則與外力導致的合併、被併吞有關,而環境影響的人口密度則是影響其結果的因子。

以台灣原住民為主的跨領域規模的大型組織,僅有十七世紀的大肚亡國,但其規模頂多是酋邦,還沒到近代國家的規模。為何在台灣生活已久的原住民沒有發展出近代規模的國家組織呢?首先是農業,台灣原住民的農業沒有發達到能使人口大量增長的水準。台灣原住民雖有農業,但仍停留在半耕半獵的生活模式,其農業技術水準也遠不如歐亞大陸。因此,其人口並未增長到需要國家組織的規模來管理。此外,地理環境使部落間切割破碎也是原因之一。台灣的交通由於東西向有山,南北向有水,這種地理形勢不利於大型國家組織掌控。再加上農業發展緩慢使人口密度未成長到需要大規模擴張的壓力,因此使其多以部落形式生存,因此始終無法發展出大規模的國家組織。

缺乏大型組織的原住民在面對近代外來國家勢力時,其物力、人力皆遠遠不如入侵者,武力與經濟實力皆居於下風。此外由於政治並未統一,各部族之間的矛盾反而使入侵者有操作分化的空間,因此沒有地形屏障的族群很快被迫遷徙或同化,有地形屏障的到了日治時期也幾乎被平服殆盡。因此,政治上的不統一的確是加速原住民被征服的重要原因。


以戴蒙提出的各個近因來看台灣原住民,可以發現除了病菌因素外,其他皆是站在對入侵者有利的立場。其病菌因素主要歸功於地理環境的因素,而非原住民本身農牧業發達或其製造對病菌有利的環境有關。而其他三個因素文字、技術與國家,以戴蒙提出的遠因─物種分布與地理影響來看,兩者都使原住民依農業所能延升的各面向發展皆受到了限制。

台灣在冰期結束後便與歐亞大陸失去陸上的連結,在與漢人接觸之前,其缺乏可蓄養、使用的大型動物使其農業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因此,原住民雖有馴化許多植物如小麥等作為其作物,但因人力有限使其農業難以大規模開發。此外,由於狩獵資源豐富,其所得到的經濟效益未必比農耕低,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其農業的發展。

此外,地理環境的因素造成之影響亦不小。先是台灣海峽影響台灣與歐亞大陸的互動,使得文字、技術之交流受到影響。而也因為如此,使得在近代海運大幅發展之前缺乏大規模外力的侵入,其缺乏外力的壓迫使其在政治、文化上缺乏因危機意識所引發的統一。除了台灣海峽影響與歐亞大陸的關係外,島內地形的地形切割使各地交通不易也使其在各面向的近因交流互動都不夠頻繁,這點在政治上尤為明顯。

從本書提出的觀點來重新檢視台灣原住民的發展與其近代對外關係,可以發現與過去傳統研究不同的觀點。過去總將其被征服的遠因追究其社會與生活方式,而很少再深入探究是因為什麼造成了這些原因?本書提供的觀點使我們再重新面對原住民起落的議題時,能拋開原有的各種成見,去探究一個最初的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