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1
從林布蘭看城市
這學期的中通課,有不少時間著重在荷蘭-這個在中國明清之際主導全球貿易的海上霸權上,雖說主要立意是著重在從整個全球貿易的觀點下看明清中國,但同時也有個現象讓我感到感觸良多,那就是荷蘭的城市。
無論是這次的林布蘭,或是重點用書提到的維梅爾,都能發現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的生活是與城市是完整連串起來的。 這次影片整個主軸除了林布蘭與他的畫外,還有個重要對象,就是他所生活的城市阿姆斯特丹,維梅爾與台夫特的關係亦是如此,其他多數歐洲城市也有相同的狀況,由此可見歐洲社會中人群與城市的緊密度,但放到歷史同樣悠久的華人社會,卻往往缺乏同樣緊密的認同感。
台北或是中國的北京、上海都出過不少藝術家阿?那為何這些華人城市就缺乏這種連結歷史、市民與藝術家之間的聯繫感?這其實與出自兩方對文化、歷史的態度或是經濟社會的背景有關,但有個蠻重要的因素,就是城市紋理維護觀點上的差異。從影片的很多畫面能看出,主持人優遊在運河旁,背景映襯的是維梅爾曾經居住、從十七世紀遺留至今的建築群,而沿著河望去的兩岸也沒有突兀的高樓大廈去破壞城市的天際線,可以說這座城市不只是留下林布蘭的畫作,也傳承了空間上遺留下來的曲線,他們的城市意象與藝術家的生活模式、作品融合在一起,而不只是純粹在美術館中體驗而已。
相較於歐洲,華人社會在這種空間的傳承上相對的薄弱許多,像是中國富裕後對歷史城市的破壞就很嚴重,北京、南京都是受害者,六十年前沒被軍隊破壞的北京城建築群,卻在六十年後的今天被金錢、門面抑或過度炒作的建築設計破壞了城市原有紋理。一昧盲從"明星建築師"筆下解構主義式的高樓建築,對市民而言是不是切斷了他們與城市過去的連結呢?連這種最直接可見能營造城市凝聚力的視覺感受都作不到,又如何奢求市民對城市的歷史、文化會有認同感?不斷摧毀藝術生成的環境背景,又怎能奢望這些藝術作品與城市間的連結性呢?
這種觀察從維梅爾的帽子一書與課堂影片都能看見,而不單單只是此次林布蘭影片而已。台灣在很多背景、環境其實與荷蘭是很相似的,但在城市經營上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我們若繼續對時間醞釀下的文化與空間欠缺保存概念,那我們將慢慢失去曾經生活過的一切。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